*本文作者彭涵 系携程研究院 战略研究中心 主任
关于“特种兵旅游”话题,彭涵以下观点被第一财经等媒体引用。
【资料图】
Q:“特种兵式旅游”为何会流行?给文旅市场带来了怎样的冲击?
彭涵:“特种兵旅游”是近期年轻旅行者、尤其是大学生群体中,很流行的一种旅行方式。概括来看,这类旅行方式的特点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游览最多的景点,完成打卡与社交平台的分享,并且旅游类支出较少。
特种兵旅游的崛起,首先源于乙类乙管政策调整前,年轻旅行者在中长线旅行需求方面没有得到充分释放,所以在2023年春节后有了明显的“旅游冲动”。
其次是因为年轻旅行者普遍时间较为紧张,且受收入水平的制约,所以追求快节奏、低开销的旅行方式。
一个有趣的观察点,是特种兵旅游可能会起到“整顿旅游市场”的作用。
典型案例就是淄博的火爆,与今年初接待了很多大学生旅行用户有关,因为这类年轻用户热爱打卡与分享,于是“淄博的好”一夜之间就火遍大江南北。
相关数据显示,3月5日,#大学生组团去淄博吃烧烤这个话题,在短视频平台上播放量超过了1.8亿,“淄博烧烤”的第一个热搜就是山东大学生群体贡献的,而且同一天淄博火车站的发送旅客数量,创下了3年以来的单日最高。
同样,如果一个旅游目的地物价畸高、缺斤少两、管理不善,商家缺乏服务意识,城市安全存在瑕疵,那么热衷分享的大学生“特种兵”们,也能让这个目的地迅速“黑出圈”。
口碑二字对目的地来说将越来越重要,如果不注重这块的管理与提升,今年宾客盈门,明年可能就门可罗雀。
另外,特种兵旅游多数选择的出行方式是火车,这背后也有着深刻的原因。
有分析机构认为,一方面是因为我国高铁网络的持续完善、以及综合立体交通运输网络体系的构建,居民搭乘火车出行的便利化程度不断改善;另一方面,伴随我国高铁技术的不断升级,铁路乘车体验的改善,也会吸引更多客流向铁路转移。
换言之,如果没有铁路基础设施建设的日趋完善,用户无法实现“快节奏、低开销”的旅行方式,“特种兵旅游”也是不可想象的。
今年以来铁路方面的数据,也可以对此加以印证。自4月27日至5月4日,为期8天的铁路“五一黄金周”运输工作结束,全国铁路共发送旅客 1.33 亿人次,同比2019年增长26.7%。其中4月29日发送旅客1966.1万人次,创铁路单日旅客发送量历史新高。
据交通部数据显示,如果对比五一期间其他的交通方式数据(民航、公路、水路),可以看到,铁路和民航的日均运输量均超过疫情前——但铁路的恢复率为122.1%,远超民航的104.2%。
另一方面,有数据显示五一节乘机客源结构有明显改变。以上海虹桥、北京首都、深圳宝安机场出港为例,18-24 岁旅客(大学生客)占比减少,而 3-17 岁以及 35-44岁旅客占比均明显增加。
这或许意味着亲子游客更多的选择民航,而大学生游客则更青睐火车出行。
事实上,这个趋势可能在五一前就已经出现,今年以来铁路客运的恢复持续向好。
据国铁集团发布的2023年一季度数据显示,一季度国铁累计发送旅客7.53 亿人、同比增长66%,与2019 年相比恢复至89.96%。其中,3月国家铁路客运量达到了2.66 亿人,日均发送旅客 858万人,相较2019年同期的日均881万人已反超。
一季度也正是“特种兵旅游”刚刚兴起的时间段,这与铁路客运的快速复苏密不可分。
总体而言,目前特种兵旅游对文旅市场并未形成较大影响。
乐观来看,国家宏观经济的大形势决定了,年轻旅行用户的消费力必定会随着收入增长而水涨船高,在这样的背景下,一批针对年轻人的高品质旅游产品必定会不断涌现。
年轻人的旅行方式也不再是“匆匆一瞥、打卡为算”,而是会深入到目的地之中,去体验和消费更具深度与魅力的当地文化。
对年轻人来说,旅游不仅是看风景、不仅是“证明我来过”,也是开拓眼界、与世界建立更深度链接的绝佳场景,相信未来会有更丰富多彩的“年轻人旅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