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(7月11日),新华社客户端刊发《瞭望》文章《用产业思维办事业》,全文如下:
用产业思维办事业
□ 李广春
(相关资料图)
文化传承发展,关乎国家民族命运,关乎地方高质量发展。如何守正创新,让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会,走进百姓,创造不忘本来、吸收外来,面向未来的新文化,更好地造福于民,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大局?前不久的《瞭望》新闻周刊两篇文章,《湖北荆州:千年古城何以“楚楚动人”》《荆州城市名片“借节出圈”》分别从不同角度,剖析了荆州如何让文化事业与产业双向奔赴的背景、成因,总结了其路径、措施和成效。
窥一斑而知全豹。作为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,荆州在文化传承中有过“捧着金饭碗讨饭吃”的尴尬,有过传统文化还能活多久的迷茫,有过损兵折将的挫折,但强大的文化自信使得其改革不停顿、创新不止步,着眼于文化力量转变为发展能量的宏观思考,着力于资源集聚、方案集成、活动集中的中观谋划,着手于产业思维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的微观推进,让千年古城“楚楚动人”。
两篇文章,角度不同,主题相同,给读者一个痛彻的领悟,就文化抓文化越抓越难,跳出文化抓文化越抓越大。走在荆州的大街小巷,扑面而来的是文化,耳目一新的是发展,刻骨铭心的是创新,古城面目呈现出历久弥新的文化魅力,城市街头洋溢着创新风光,市民脸上写着怡然自得。
荆州是如何将文化力量转化为发展能量的?文化传承发展之路是如何走的?鲜活的案例、详实的数据、透彻的分析,让我们感受到用产业思维抓文化事业,能够破僵局开新局,为我们提供了示范。
同样是做文化工作,有的地方风生水起,事半功倍,有的地方捉襟见肘,事倍功半,根本在于有无产业思维。荆州可贵之处在于,把握供给与需求、投入与产出、手段与目的之间的关系,用产业思维抓文化事业,一切以时代要求、社会需求、人民追求为出发点,下决心在供给侧上求突破。他们算投入与产出的大账,图日后的辉煌。一切有利于文化传承发展的要素力量,都汇聚在荆楚文化的打造上。
在繁荣文化事业中发展文化产业,这也是荆州“种豆得瓜”的意外之喜。荆州人以创造历史礼敬历史,当代的楚文化、未来的楚文化,如何发展不落俗套、不走老路,是他们的首选项。作为中国地级市“十佳博物馆之首”的荆州博物馆,楚文化展陈别具匠心,沉浸式体验设施让人流连忘返,文创产品让人爱不释手;投资30亿元的东方神画主题乐园,将激光多媒体、立体特效、微缩实景、真人秀等表现手法与历史文化故事精妙融合;《楚乐》《屈原》等多个故事性与感染力交融的项目,成为经久不衰的爆款;以“楚韵”“楚耘”“楚艺”为主题的园博园,展示了新时代荆楚园林的水乡特色和文化特质,成为市民和外地游客休闲度假的好去处……以文塑旅、以旅彰文的文化产业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。
新时代的文化需要拥抱高科技,登上制高点,抓住新机遇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繁荣文化,让创新创业成为最美风景。楚文化数字产业园,初步形成了数字内容生产、文创开发、商品交易等特色产业链,汇聚了多家头部直播平台、数字游戏企业、数字技术服务公司,一大批掌握了高科技的文化人才在这里“入”网“上”云,数字与文化融合成为新时尚。工业优先战略让荆楚文化大放异彩。美的“空冰洗”等三个百亿级工业项目建成投产,华鲁恒升等15个百亿级项目加快建设,吸引了大批有志青年投资创业、安家就业、开枝散叶,千年古城重新焕发生机。
以需求为导向,以造福于民为目的,用经济头脑筹划文化事业,以产业思维推进文化事业,以效益总值衡量文化事业,无形之中催活文化产业,实现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良性互动,创造出属于新时代的荆楚文化。南来北往的客流、信息流、资金流,为荆楚文化传承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。
荆州以产业思维抓文化事业,不仅对文化发展有借鉴意义,对其他事业同样有参考意义。抓任何工作,务必要在见效上下功夫,把造福于民作为始终不渝的目标,用产业思维倒逼自己将政治效果、社会效益、工作效应有机统一,力求花了钱办成事,少花钱多办事,甚至不花钱也能办成事,让文化永远引领风尚,推动发展,造福于民。(作者为扬州大学文学院特约研究员)